为加快推进行知学院数字贸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讨论如何有效建立校企共行的产教融合机制,3月22日下午,数字贸易现代产业学院筹备研讨会在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派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陈圣弼、詹兆理,杭州恩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邹新春,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亮,行知学院副院长郑荣泉、商学院院长麻勇爱等出席会议。
郑荣泉首先介绍了浙江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重点支持领域以及行知学院拟筹建现代产业学院的两大方向:新材料与智能制造、数字贸易。对于建设产业学院的目的及意义,他表示目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衔接工作存在明显短板,校企合作模式有待优化,现代产业学院的建立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通过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关键抓手,可切实有效地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徐亮表示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学校服务企业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好平台、做好服务。针对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错位的问题,麻勇爱表示要围绕学科特性,以师徒代教的形式为触点,进一步建立全学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提升,帮助企业技术骨干找到得力助手,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进而达到企业、技术骨干与学生间的三方共赢。
陈圣弼对“企业进校园”的合作模式表示肯定,认为现代产业学院的提出是新思路的转变,十分契合当前义乌对数字贸易方向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校企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做到与具体事务工作紧密相连,要重视实习实践,让校企联合培养对象从“单一产品”逐渐成长为“细分行业解决方案”,乃至成为“行业共性解决方案”,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蓄势添能。詹兆理也表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目前派对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加速器的目标不谋而和,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满足过程可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互促互融。邹新春基于校企合作办班模式的经验,提出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在充分了解现有合作项目基础的前提下,集中高效高质地开展。
本次会议凝聚各方智慧,对产学研联动培养人才模式进行了深入充分的交流。以终为始,校企双方共同勾勒数字贸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美好蓝图,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为企业深度参与数字贸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奠定良好基础。